(普、简) 天天「灵」 听👂🏻🕊 2025年9月18日(四) ✨使徒行传 12:1-25✨希律逼迫教會與死亡✨
天天「灵」 听👂🏻🕊
2025年9月18日(四)
✨使徒行传 12:1-25✨希律逼迫教會與死亡✨
📝祷告重点:
🔸今天对神的发现
🔸今天自我的反省
🔸今天实践的行动
普通话录音连结🔈
http://download.123health.xyz/2025/kfrcc/morning/sep/20250918_M.mp3
粤语录音连结🔈
http://download.123health.xyz/2025/kfrcc/morning/sep/20250918_C.mp3
📖经文📖
徒12:1-25
那时,希律王下手苦害教会中几个人, 2用刀杀了约翰的哥哥雅各。 3他见犹太人喜欢这事,又去捉拿彼得。那时正是除酵的日子。 4希律拿了彼得,收在监裏,交付四班兵丁看守,每班四个人,意思要在逾越节后把他提出来,当着百姓*办他*。 5于是彼得被囚在监裏;教会却为他切切地祷告神。
6 希律将要提他出来的前一夜,彼得被两条铁链锁着,睡在两个兵丁当中;看守的人也在门外看守。 7忽然,有主的一个使者站在旁边,屋裏有光照耀,天使拍彼得的肋旁,拍醒了他,说:「快快起来!」那铁链就从他手上脱落下来。 8天使对他说:「束上带子,穿上鞋。」他就那样做。天使又说:「披上外衣,跟着我来。」 9彼得就出来跟着他,不知道天使所做是真的,只当见了异象。 10过了第一层第二层监牢,就来到临街的铁门,那门自己开了。他们出来,走过一条街,天使便离开他去了。 11彼得醒悟过来,说:「我现在真知道主差遣他的使者,救我脱离希律的手和犹太百姓一切所盼望的。」 12想了一想,就往那称呼马可的约翰、他母亲马利亚家去,在那裏有好些人聚集祷告。 13彼得敲外门,有一个使女,名叫罗大,出来探听, 14听得是彼得的声音,就欢喜的顾不得开门,跑进去告诉众人说:「彼得站在门外。」 15他们说:「你是疯了!」使女极力地说:「真是他!」他们说:「必是他的天使!」 16彼得不住地敲门。他们开了门,看见他,就甚惊奇。 17彼得摆手,不要他们作声,就告诉他们主怎样领他出监;又说:「你们把这事告诉雅各和众弟兄。」于是出去,往别处去了。 18到了天亮,兵丁扰乱得很,不知道彼得往哪裏去了。 19希律找他,找不着,就审问看守的人,吩咐把他们拉去杀了。后来希律离开犹太,下凯撒利亚去,住在那裏。
20 希律恼怒泰尔、西顿的人。他们那一带地方是从王的地土得粮,因此就托了王的内侍臣伯拉斯都的情,一心来求和。 21希律在所定的日子,穿上朝服,坐在位上,对他们讲论一番。 22百姓喊着说:「这是神的声音,不是人的声音。」 23希律不归荣耀给神,所以主的使者立刻罚他,他被虫所咬,气就绝了。
24神的道日见兴旺,越发广传。 25巴拿巴和扫罗办完了他们供给的事,就从耶路撒冷回来,带着称呼马可的约翰同去。
📖内容📖
弟兄姊妹平安,欢迎收听天天灵听。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主题是「**希律逼迫教会与死亡**」,经文是使徒行传12章1-25节。
使徒行传12章是教会历史中一个紧张而关键的时刻。当时的希律王是希律亚基帕一世,他是大希律的孙子。他为了巩固政治权力,刻意迎合犹太人,借着逼迫教会和使徒,如监禁、磨难、责打、戏弄、没收财产和杀戮等方式来讨好犹太领袖。
本章分为三个主要段落:(1)**教会受逼迫(12:1-5)** – 雅各被杀,彼得被囚;(2)**神施行拯救(12:6-19)** – 教会祷告,天使释放彼得;(3)**希律的骄傲与死亡(12:20-25)** – 希律受人奉承,不归荣耀给神,结果被击打而死。这段经文显出一个强烈对比:**人的权势 Vs 神的作为。**当希律看似掌控一切,稳操胜券时,却最终失去性命。相反教会即使面临逼迫,神却要伸手拯救,并使福音继续兴旺(12:24)。
从这三个段落当中我们也可以看到三个重点值得我们学习。
**1. 讨神还是讨人的喜悦?**
从「他见犹太人喜欢这事」,我们得知雅各被希律王杀死,看似是希律以权力杀死雅各,但实则背后乃出于犹太人的嫉恨和怂恿(V.11)。而希律王所做的不是因为公平、公正和公义,只是单纯因为「见犹太人喜欢」,透过权谋手段获取对自己有益的人脉,用现今的述语就是贿赂。
希律是王吗?身分上是的,但他的行为更似是讨人喜欢的奴仆。
这里也让我们反思一下自己,会否因着其他人的喜好,搏得别人欢心而改变自己的原则,甚至不顾真理,一味讨好别人呢?当人人都觉得没有问题时,我们会否问自己:「事情的事实是否就等于真理呢?」或许我们也要留意是否在不知不觉中活在人群的眼光和期望中?我们是否因为怕被拒绝或想要被肯定,就放弃了真理的立场?反思「众人都说好」时,是否就等于「神说好」?在工作或生活中,以「别人怎么想」作为最高标准?还是以「神是否喜悦」为核心呢?今天我们要学学习在信仰立场上坚持,不因社会压力或群体意见而轻易妥协真理。在日常选择上常常自问:「这是讨神喜悦,还是单单讨人欢心?」正如保罗在加拉太书 1:10 说:「我现在是要得人的心,还是要得神的心呢?难道我在讨人的喜欢吗?我若仍旧想讨人的喜欢,我就不是基督的仆人了。」
**2. 神永远掌权**
希律王以政治手段逼迫教会,甚至杀害使徒雅各。对初期教会而言,这是一场沉重打击。甚至雅各死后,彼得也被捕了。当时教会的信徒可能怀疑,神是否仍掌权?然而,经文让我们看到,彼得被囚禁时,使徒行传12:5记载:「于是彼得被囚在监裏,教会却为他切切祷告神。」这里的「切切」原文含有「迫切、持续」的意思。虽然信徒没有政治影响力,也无法凭自己救出彼得,但他们用祷告寻求神的介入。结果,神差天使释放彼得,使全教会亲眼见证祂的能力。
我们再去看希律王的结局虽一时掌权,但最后因骄傲被神击打而死。他的结局正好印证以赛亚书40:8的真理:「草必枯干,花必凋谢,惟有我们神的话永远立定。」
今天的世界依然有许多「希律」式的权势 – 政治高压、社会压力、甚至个人生活中不义的掌控。我们是否会因人的势力而恐惧,甚至怀疑神的主权?在这些危机中,我们又是否真的相信祷告能改变局面?还是我们要倚靠人的方法呢?我们要避免一边祷告但实际上内心却不期待神真的会行动。
当我们面对工作或生活中的不公时,提醒自己神才是最终的审判者,祂的旨意超越人的权势。我们可以选择不依附世俗权力,而是活出公义与信心,成为世上光和盐。特别在遇到困境时,不是把祷告当最后手段,而是第一个行动。
**3. 荣耀归给神?还是归给人?**
在经文后段,希律王在该撒利亚的公开演说中,使徒行传12:22记载百姓奉承他说:「这是神明的声音,不是人的声音。」希律却没有归荣耀给神,意思是指他在被百姓恭维之际,欣然接受;自以为是神,对神乃是一种的亵渎。结果立刻被主的使者击打而死。这是圣经清楚的警告:人若抢夺神的荣耀,必定招致审判。据犹太学者约瑟夫记载,希律当时忽觉内脏疼痛,缠绵五天后便死了。『被虫所咬』或系指被某种寄生虫所困扰,导致腹膜炎而死。
这也提醒我们是否在生活中无意间「夺取荣耀」?当我有成就、被称赞时,是把焦点放在自己,还是归荣耀给神?在服事与工作中,是否会常常提醒自己:一切恩赐与成果都是神所赐。学习谦卑,用「感谢主」来回应赞美,把焦点转向神。不仅在口头上,而是在态度与行动上,把荣耀归给神 – 例如分享见证时,强调神的恩典大于我们的努力。
**总结**
使徒行传12章清楚展现一个属灵真理,人的权势无论多强,也不能阻挡神的计划,而神的教会,即使受逼迫,仍能在祷告与信心中经历拯救与增长。
今天,我们或许不在第一世纪的耶路撒冷,但同样面对困境、压力与诱惑。这段经文邀请我们重新确信:讨神喜悦、神掌权,荣耀当归于神。而最终我们可看到的结果是:「神的道日见兴旺,越发广传。」(12:24)祝福大家!
接收天天灵听🕊👂🏻(普通话+广东话):
Whatsapp: http://daily.rcchk.org
Signal: http://dailys.rcchk.org
Podcast: http://podcasters.spotify.com/pod/show/rccdaily
其他查询:
☎ 电话/Whatsapp/Signal:23807272
📧 电邮地址:[email protected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