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廣、繁) 2023年6月30日(五) 耶利米書20:1-18 經歷愁苦
2023年6月30日(五)
✨耶利米書20:1-18 經歷愁苦✨
📝禱告重點:
🔸今天對神的發現
🔸今天自我的反省
🔸今天實踐的行動
普通話錄音連結🔈
http://download.123health.xyz/2023/kfrcc/morning/jun/20230630_M.mp3
粵語錄音連結🔈
http://download.123health.xyz/2023/kfrcc/morning/jun/20230630_C.mp3
📖經文📖
耶利米書
1 祭司音麥的兒子巴施戶珥作耶和華殿的總管,聽見耶利米預言這些事, 2 他就打先知耶利米,用耶和華殿裏便雅憫高門內的枷,將他枷在那裏。 3 次日,巴施戶珥將耶利米開枷釋放。於是耶利米對他說:「耶和華不是叫你的名為巴施戶珥,乃是叫你瑪歌珥‧米撒畢,
4 因耶和華如此說:『我必使你自覺驚嚇,你也必使眾朋友驚嚇;他們必倒在仇敵的刀下,你也必親眼看見;我必將猶大人全交在巴比倫王的手中,他要將他們擄到巴比倫去,也要用刀將他們殺戮。
5 並且我要將這城中的一切貨財和勞碌得來的,並一切珍寶,以及猶大君王所有的寶物,都交在他們仇敵的手中;仇敵要當作掠物帶到巴比倫去。 6 你這巴施戶珥和一切住在你家中的人都必被擄去;你和你的眾朋友,就是你向他們說假預言的,都必到巴比倫去,要死在那裏,葬在那裏。』」 7 耶和華啊,你曾勸導我,我也聽了你的勸導。你比我有力量,且勝了我。我終日成為笑話,人人都戲弄我。
8 我每逢講論的時候,就發出哀聲, 我喊叫說:有強暴和毀滅! 因為耶和華的話終日成了我的凌辱、譏刺。 9 我若說:我不再提耶和華, 也不再奉他的名講論, 我便心裏覺得 似乎有燒著的火閉塞在我骨中,我就含忍不住,不能自禁。
10 我聽見了許多人的讒謗,四圍都是驚嚇; 就是我知己的朋友也都窺探我,願我跌倒,說:告他吧,我們也要告他!或者他被引誘,我們就能勝他,在他身上報仇。
11 然而,耶和華與我同在,好像甚可怕的勇士。 因此,逼迫我的必都絆跌,不能得勝; 他們必大大蒙羞, 就是受永不忘記的羞辱,因為他們行事沒有智慧。
12 試驗義人、察看人肺腑心腸的萬軍之耶和華啊,求你容我見你在他們身上報仇,因我將我的案件向你稟明了。
13 你們要向耶和華唱歌;贊美耶和華! 因他救了窮人的性命脫離惡人的手。
14 願我生的那日受咒詛;願我母親產我的那日不蒙福!
15 給我父親報信說「你得了兒子」,使我父親甚歡喜的, 願那人受咒詛。
16 願那人像耶和華所傾覆而不後悔的城邑; 願他早晨聽見哀聲,晌午聽見吶喊;
17 因他在我未出胎的時候不殺我, 使我母親成了我的墳墓,胎就時常重大。
18 我為何出胎見勞碌愁苦,使我的年日因羞愧消滅呢?
📖內容📖
弟兄姊妹平安,歡迎收聽天天靈聽。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主題是「經歷愁苦」,經文是《耶利米書》20章1到18節。
耶利米先知在第二十章被祭司巴施戶珥囚禁,因為他聽到耶利米的預言,不經審訊,便以言入罪,毆打耶利米和囚禁他。巴施戶珥是祭司和耶和華殿的總管,可是他的名字來自於埃及,意思是「屬於何露斯埃及神明」,可想而知,當時猶大的信仰是多麼的黑暗。
作者記載耶利米先知被囚禁,第二日便被釋放。他公開宣佈耶和華的審判,宣佈猶大人將被擄走或殺害他們、聖殿的財物都被搶奪、甚至巴施戶珥要親眼看眼此事發生,他的家人都會死在異鄉。審判的內容也首次揭露仇敵的身份,那要來擾亂、擄掠耶路撒冷的北方列國(一15、六22、十22)就是巴比倫。
這時耶利米的身心靈都受到打擊和傷害,所以他以第一人稱的方式寫下哀歌,向神發出第五次的申訴。他在20章7到13節第一篇的哀歌中向神埋怨和哀求,顯出先知內心的愁苦。
耶利米首先埋怨神欺哄自己,但由於神比他強大,以致自己受到凌辱都不能抗拒,被逼要作先知。為甚麼耶利米如此掙扎、愁苦呢?一方面他多次代表神發出審判、懲罰的信息,但審判並沒有發生,以致遭到許多人的譏諷、聯合打壓他,意圖將他打倒;另一方面若他選擇不再奉耶和華的名講論,自己心中又覺得有燒著的火悶在骨中。
從耶利米身上看得出他的第一個愁苦,若他所傳講的能夠一一實現,這樣便沒有人夠膽逼害、譏笑他。同樣我們作為基督徒,努力事奉神、傳福音,傳講天國的好消息,樣樣實現,這樣便人人歸主,事奉得心應手。可是當被人看不到實質事情發生,質疑我們所傳講的福音時,也許他人也會逼害、譏笑我們。若選擇放棄事奉主、放棄信仰,便不怕有人會挑戰我們,可是我們又不能否定神對我們的愛與揀選。在兩難之間,我們是否像耶利米一樣,選擇順服,甘心遵行神的旨意呢?
故事的發展,我們知道耶利米的禱告並不是徒然的,他知道耶和華與他同在,如一個「可怕的勇士」,保護著他,也破壞敵人的計劃。為此他大膽求審判降臨,也呼喚那些曾經歷神救贖的人起來讚美。事實上,當耶利米禱告後,21章開始就記載審判開始來到了。
第二個愁苦在20章14到18,從第二篇的哀歌可看到。耶利米詛咒自己的生日,描寫他因為自己預知國家將面對的災難而傷心。正因為他身同感受,苦從心而生,在最痛苦的時候強烈宣洩這種悲憤,詛咒報喜信的人、詛咒自己的母親不蒙福和詛咒自己。從另一個角度來看,先知是代表神的,先知的痛苦可能就是反映出神的痛苦。耶利米正承受神因百姓拒絕神自己而傷心和民族被破滅的傷感。
從耶利米身上我們明白成為神的僕人,遵行神的旨意必然會有愁苦,因為我們不是宣佈神的審判後便置身事外,而是我們每一個人都必須身在其中,見證事件發生。也許我們曾經像耶利米一樣向神表達了疑問和不滿,也許在禱告中向神抒發了憤怒和祈願審判快來,也因所發生之事情而感到悲傷。但更重要的是像耶利米一樣,雖然經過愁苦,卻不離開自己的崗位,反而謙卑,讓神使用自己的痛苦,繼續把神的使命、計劃往前推進,讓神的旨意實現。正如基督知道自己要承受痛苦,才能承擔世人的罪,買贖人的生命,完成神在身上的旨意。愁苦並不可怕,因為往往有著神的計劃在其中。
申請天天靈聽🕊👂🏻普通話+粵語錄音發送:
Whatsapp: http://daily.rcchk.org
Signal: http://dailys.rcchk.org
其他廣播頻道:
http://podcasters.spotify.com/pod/show/rccdaily
其他查詢聯絡方法:
☎ 電話:23807272
📧 Email:[email protected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