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普、简) 天天「灵」 听👂🏻🕊 2025年10月14日(二) ✨诗篇 134:1-3 向圣所举手✨
天天「灵」 听👂🏻🕊
2025年10月14日(二)
✨诗篇 134:1-3 向圣所举手✨
📝祷告重点:
🔸今天对神的发现
🔸今天自我的反省
🔸今天实践的行动
普通话录音连结🔈
http://download.123health.xyz/2025/kfrcc/morning/oct/20251014_M.mp3
粤语录音连结🔈
http://download.123health.xyz/2025/kfrcc/morning/oct/20251014_C.mp3
📖经文📖
诗134:1-3
1耶和华的仆人夜间站在耶和华殿中的,
你们当称颂耶和华!
2你们当向圣所举手,
称颂耶和华!
3愿造天地的耶和华,
从锡安赐福给你们!
📖内容📖
弟兄姊妹平安,欢迎收听天天灵听,今日所读的经文《诗篇》134章1至3节,题目是「向圣所举手」。
弟兄姊妹平安,欢迎收听天天灵听。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主题是「向圣所举手」,经文是诗篇134篇1-3节。
《诗篇》134 篇是「上行之诗」的最后一首,是整个朝圣敬拜旅程的高峰与总结。这篇诗篇只有短短三节,但却出现一些重复字词,如:「耶和华」、「祝福」等。中文圣经把「祝福」翻译成「称颂」和「赐福」,在希伯来的文法里,祝福是是双向的,表示从上向下的福份,也包括从下而上称颂的意思。
以色列百姓一年三次要上耶路撒冷守节,他们一路唱着「上行之诗」,从急难中的呼求(诗篇 120 篇)到盼望耶和华的保护(121 篇)、耶路撒冷的繁荣(122 篇),最后来到圣殿前,在夜间仍有仆人守候敬拜。在这里,耶和华的众仆人(包括那些朝圣敬拜的会众和在圣殿忠心事奉神的祭司)呼喊:「你们要向圣所举手祷告,称颂耶和华!」(第 2 节)举手是一种敬拜姿态,而圣所是神的居所、临在的象征。当人举手朝向圣所,就是表达自己全心全意地归向神。
1. 举手的意义
在圣经中,举手是一个非常丰富的敬拜姿态,举手代表:
(1) 祈求与仰望:诗篇 28:2「2我呼求你,向你至圣所举手的时候,求你垂听我恳求的声音!」举手象征人将需要与渴望完全交托给神。
(2) 祝福与称颂:利未记 9:22 提到亚伦「向百姓举手,为他们祝福……」,显出代祷与祝福的权柄。
(3) 降服与敬畏:尼希米记 8:6 描述百姓听律法时「举手说:阿们!阿们!」,表达他们内心的敬畏和降服。
因此,「向圣所举手」不仅是动作,更是内心的姿态。它承认神是我的依靠;表示愿意将荣耀归给祂;从心底降服神的旨意。举手的方向是「向圣所」,这提醒我们,敬拜不是随意的,而是要专注于神,不是向人炫耀,也不是为了情绪的抒发。当我们举手时,应该将心思意念注目在神身上。
有些人觉得举手很尴尬,怕别人觉得自己夸张。但诗篇提醒我们,举手是圣经的敬拜姿态,象征降服与祈求。下一次在聚会中,不妨放下顾虑,不用担心他人的眼光,也胜过身体软弱,单单为神举手,让我们的心向祂倾倒。
2. 圣所的焦点
圣所是神的居所,是以色列人最重要的地方。大卫在诗篇27:4提到「 4有一件事,我曾求耶和华,我仍要寻求,就是一生一世住在耶和华的殿中,瞻仰他的荣美,在他的殿宇裏求问。」圣所代表神的同在,是敬拜者举手的方向。
对今日的信徒而言,圣所不再局限于耶路撒冷的殿,因为约翰福音 2:19-21启示我们耶稣基督成为真正的圣殿和哥林多前书 6:19表明圣灵住在我们里面,使我们成为圣灵的殿。所以「向圣所举手」对我们来说,就是单单指向基督,将心举向神,不要让目光停留在环境或自己身上。
可是我们对于敬拜的焦点常常出现错误,由注目向神转为「音响是否太大声?」、「旁边弟兄姊妹有没有走音」、「主领所选的诗歌不合自己心意」、甚至「自己今天太伤心,有没有诗歌可以让我释放」等,但诗篇134 篇特别强调「夜间侍立……的仆人」,他们在黑夜举手不容易,因为环境安静、疲倦来临,但正是在没有人看见的时候,敬拜才显得真实。这提醒我们,在软弱、孤单的夜晚、甚至最黑暗、最疲惫的时刻,仍要学习操练把心转向神,向神举手,这是我们的「夜间敬拜」。
举手不单是喜乐时的反应,更是困境中信心的举动。当我们感到无力、无助时,试着举手祷告,表明「主啊,我无能为力,但我举手仰望祢」。
3. 称颂与祝福的循环
第一至二节呼吁人向神举手称颂,第三节则是神借祂的仆人赐福。这形成一个美丽的循环。人举手 去称颂神;同时神伸手要赐下祝福给人。表明敬拜并非单向的,而是双向的交流。
当人向圣所举手,神就从锡安赐下祝福,祂必伸手施恩,祂的祝福从锡安流到我们的家庭、工作、教会与生命中。这不是迷信的公式,而是神的信实。祂乐意祝福属乎祂的人,我们要带着信心举手,期待领受祂奇妙的恩典。
总结
「向圣所举手」是一个简单却深刻的动作。它提醒我们要专注于神,把目光从环境转向祂;要在黑夜中仍然敬拜,不放下手;要期待神的祝福临到,因祂是造天地的主。所以我们要在群体中彼此呼召,互相激励。正如第一节「来,称颂耶和华!」是一个呼召,意味着敬拜需要彼此提醒。我们常常软弱,但当有人说「举手吧,来敬拜祂!」,我们会被再次挑旺。所以我们要彼此提醒:「来,称颂耶和华!」当弟兄姊妹软弱、低落时,成为那个呼唤的人,鼓励他们「向圣所举手」。
愿我们在每一次敬拜中,尝试举起双手敬拜,这代表我们愿意全心相信和称颂,向那位居于圣所,配得受称颂的神敬拜,也期待神向我们赐福。祝福大家!
接收天天灵听🕊👂🏻(普通话+广东话):
Whatsapp: http://daily.rcchk.org
Signal: http://dailys.rcchk.org
Podcast: http://podcasters.spotify.com/pod/show/rccdaily
其他查询:
☎ 电话/Whatsapp/Signal:23807272
📧 电邮地址:[email protected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