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廣、繁) 天天「靈」 聽👂🏻🕊 2025年8月20日(三) ✨路加福音 22:39-71 耶穌被捕和受審✨
天天「靈」 聽👂🏻🕊
2025年8月20日(三)
✨路加福音 22:39-71 耶穌被捕和受審✨
📝禱告重點:
🔸今天對神的發現
🔸今天自我的反省
🔸今天實踐的行動
普通話錄音連結🔈
http://download.123health.xyz/2025/kfrcc/morning/aug/20250820_M.mp3
粵語錄音連結🔈
http://download.123health.xyz/2025/kfrcc/morning/aug/20250820_C.mp3
📖經文📖
路 22:39-71
39耶穌出來,照常往橄欖山去,門徒也跟隨他。
40到了那地方,就對他們說:「你們要禱告,免得入了迷惑。」
41於是離開他們約有扔一塊石頭那麼遠,跪下禱告,
42說:「父啊!你若願意,就把這杯撤去;然而,不要成就我的意思,只要成就你的意思。」
43有一位天使從天上顯現,加添他的力量。
44耶穌極其傷痛,禱告更加懇切,汗珠如大血點滴在地上。
45禱告完了,就起來,到門徒那裏,見他們因為憂愁都睡著了,
46就對他們說:「你們為甚麼睡覺呢?起來禱告,免得入了迷惑!」
47說話之間,來了許多人。那十二個門徒裏名叫猶大的,走在前頭,就近耶穌,要與他親嘴。
48耶穌對他說:「猶大!你用親嘴的暗號賣人子嗎?」
49左右的人見光景不好,就說:「主啊!我們拿刀砍可以不可以?」
50內中有一個人把大祭司的僕人砍了一刀,削掉了他的右耳。
51耶穌說:「到了這個地步,由他們吧!」就摸那人的耳朵,把他治好了。
52耶穌對那些來拿他的祭司長和守殿官並長老說:「你們帶著刀棒出來拿我,如同拿強盜嗎?
53我天天同你們在殿裏,你們不下手拿我。現在卻是你們的時候,黑暗掌權了。」
54他們拿住耶穌,把他帶到大祭司的宅裏。彼得遠遠地跟著。
55他們在院子裏生了火,一同坐著;彼得也坐在他們中間。
56有一個使女看見彼得坐在火光裏,就定睛看他,說:「這個人素來也是同那人一夥的。」
57彼得卻不承認,說:「女子,我不認得他。」
58過了不多的時候,又有一個人看見他,說:「你也是他們一黨的。」彼得說:「你這個人!我不是。」
59約過了一小時,又有一個人極力地說:「他實在是同那人一夥的,因為他也是加利利人。」
60彼得說:「你這個人!我不曉得你說的是甚麼!」正說話之間,雞就叫了。
61主轉過身來看彼得,彼得便想起主對他所說的話:「今日雞叫以先,你要三次不認我。」
62他就出去痛哭。
63看守耶穌的人戲弄他,打他,
64又蒙著他的眼,問他說:「你是先知,告訴我們打你的是誰?」
65他們還用許多別的話辱罵他。
66天一亮,民間的眾長老連祭司長帶文士都聚會, 把耶穌帶到他們的公會裏,
67說:「你若是基督,就告訴我們。」耶穌說:「我若告訴你們,你們也不信;
68我若問你們,你們也不回答。
69從今以後,人子要坐在神權能的右邊。」
70他們都說:「這樣,你是神的兒子嗎?」耶穌說:「你們所說的是。」
71他們說:「何必再用見證呢?他親口所說的,我們都親自聽見了。」
📖內容📖
弟兄姊妹平安,歡迎收聽天天靈聽。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主題是「耶穌被捕和受審」,經文是路加福音22章39至71節。
背景簡介
路加福音22章39-71節描寫了耶穌在被捕與受審的過程,這段經文是十架苦路的開端。耶穌從最後的晚餐離開後,帶著門徒一起前往橄欖山上的客西馬尼園禱告,隨即被猶大出賣、被羅馬兵丁與宗教領袖逮捕,並在猶太公會面前接受審問。
在這段被捕到受審的時刻,我們看見耶穌面對背叛、誤解、不公義審判,卻仍堅神的計劃,毫不動搖,這成了為我們的信仰與生命的榜樣。從三個片段中,讓我們向主學習。
1. 耶穌在客西馬尼的順服(路22:39-46)
耶穌在橄欖山禱告時,顯出祂真實的人性掙扎:「父啊!你若願意,求你將這杯撤去;然而,不是照我的意願,而是要成全你的旨意。」(路22:42)。「這杯」象徵顯然是指出耶穌的死,正如耶穌在逾越節晚餐中論到「杯」時所說的話。這裡也帶出耶穌的順服不是沒有痛苦,而是雖然有痛苦,但經過禱告的掙扎、汗如血點落地後(路22:44),仍然選擇完全順服父的旨意。
我們常以為順服就是無感情的接受,但耶穌給我們看見,真正的順服包含了面對痛苦的真誠掙扎與對神旨意的堅定委身。我們是否也願意在壓力與痛苦中懇切的禱告,甚更將「我願意」變成「願祢旨意成就」?當我們面對人生重大決定(如工作、婚姻、事奉方向),是否只是求結果乎合自己的心意,還是我們也願意求神的旨意成就呢?
2. 彼得的失敗(路22:54-62)
當耶穌被捕後,彼得遠遠跟著,並且進入大祭司的住宅(路22:54),但當他被一些人認出他與耶穌是一夥時,他竟三次否認主(22:57-60),這也應驗了耶穌的預言。就在第三次否認時,雞就叫了。路加福音獨有的一句:主轉過身來看彼得(22:61)。那一眼,讓彼得痛哭流淚,也顯明耶穌的恩典與憐憫。
彼得曾信誓旦旦說「主啊,我已準備好要同你坐牢,與你同死。」(路22:33),但現實中卻三次否認主。但現實中卻三次否認了主。這段經文讓我們看見,誇下海口是容易的,真正實踐卻需要極大的決心與毅力。從事實來看,彼得確實跌倒了;然而,耶穌並沒有定罪他,而是用一個眼神溫柔地呼喚他回轉。
我們是否也曾誇口說要跟隨主、事奉主、回應主,可是當周遭的困難、環境壓力、他人的眼光,就輕易放棄跟從主,甚至否認與主的關係呢?這段經文鼓勵我們,人總是會面對軟弱的,即使我們在逃避,但耶穌仍然用恩慈與憐憫的目光挽回我們。
3. 公會的審問(路22:63-71)
耶穌被帶到猶太的公會審問,這是耶穌在受難中的第一個審訊。在審訊中,沒有過多的內容細節,反而簡單描述耶穌被侮辱。路加記載了耶穌的身份和人對祂的棄絕。強化路加福音中「神的兒子」、「人子」、「基督」作為的焦點,就是神的兒子來到世上成全彌賽亞的應許,可是人卻棄絕祂,人子卻要被高舉。
耶穌在生命遭威脅中仍選擇表明真理,為真道作見證,即使這將引來十字架,但仍然確實地回應當時的長老、祭司長和文士。或許祂有其他方法迴避,免去肉體的痛苦,但祂願意承擔罪人的怒氣,這正是福音的本質:祂被定罪,使我們得自由。
面對衝突是非常困難的,特別我們身處一個價值混亂和真理被輕視的時代。在學校、職場、家庭、社交網絡中,我們又願意堅持基督信仰而不怕被戲弄、辱罵,甚至被排擠嗎?耶穌的榜樣鼓勵我們要持守真理,勇敢的承認「神兒女」的身份,不以福音為恥。至少我們可以嘗試開始公開勇敢為主作見證。
禱告
天父感謝祢,因為祢在十字架道路上雖有軟弱,但仍然願意順服神的旨意,為我們承擔罪的代價,買贖我們。所以願意祢的榜樣成為我們的模範,幫助我學習祢的順服;幫助我學習面對錯誤,也學懂接受祢的慈愛和憐憫,使我回轉歸祢;也幫助我可以勇敢公開見證祢的榮耀。奉主耶穌基督的名禱告,阿們。
接收天天靈聽🕊👂🏻(普通話+廣東話):
Whatsapp: http://daily.rcchk.org
Signal: http://dailys.rcchk.org
Podcast: http://podcasters.spotify.com/pod/show/rccdaily
其他查詢:
☎ 電話/Whatsapp/Signal:23807272
📧 電郵地址:[email protected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