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廣、繁) 天天「靈」 聽 2025年2月26日(三) 民數記 13:1-33_ 十二族長窺探迦南地西
天天「靈」 聽👂🏻🕊
2025年2月26日(三)
✨民數記 13:1-33_ 十二族長窺探迦南地西✨
📝禱告重點:
🔸今天對神的發現
🔸今天自我的反省
🔸今天實踐的行動
普通話錄音連結🔈
http://download.123health.xyz/2025/kfrcc/morning/feb/20250226_M.mp3
粵語錄音連結🔈
http://download.123health.xyz/2025/kfrcc/morning/feb/20250226_C.mp3
📖經文📖
民13:1-33
1 耶和華曉諭摩西說:2 「你打發人去窺探我所賜給以色列人的迦南地,他們每支派中要打發一個人,都要作首領的。」3 摩西就照耶和華的吩咐從巴蘭的曠野打發他們去;他們都是以色列人的族長。4 他們的名字:屬呂便支派的有撒刻的兒子沙母亞。5 屬西緬支派的有何利的兒子沙法。6 屬猶大支派的有耶孚尼的兒子迦勒。7 屬以薩迦支派的有約色的兒子以迦。8 屬以法蓮支派的有嫩的兒子何希阿。9 屬便雅憫支派的有拉孚的兒子帕提。10 屬西布倫支派的有梭底的兒子迦疊。11 約瑟的子孫,屬瑪拿西支派的有穌西的兒子迦底。12 屬但支派的有基瑪利的兒子亞米利。13 屬亞設支派的有米迦勒的兒子西帖。14 屬拿弗他利支派的有縛西的兒子拿比。15 屬迦得支派的有瑪基的兒子臼利。16 這就是摩西所打發、窺探那地之人的名字。摩西就稱嫩的兒子何希阿為約書亞。
17 摩西打發他們去窺探迦南地,說:「你們從南地上山地去,18 看那地如何,其中所住的民是強是弱,是多是少,19 所住之地是好是歹,所住之處是營盤是堅城。20 又看那地土是肥美是瘠薄,其中有樹木沒有。你們要放開膽量,把那地的果子帶些來。」(那時正是葡萄初熟的時候。)
21 他們上去窺探那地,從尋的曠野到利合,直到哈馬口。22 他們從南地上去,到了希伯崙;在那裏有亞衲族人亞希幔、示篩、撻買。(原來希伯崙城被建造比埃及的鎖安城早七年。)23 他們到了以實各谷,從那裏砍了葡萄樹的一枝,上頭有一掛葡萄,兩個人用槓抬著,又帶了些石榴和無花果來。24(因為以色列人從那裏砍來的那掛葡萄,所以那地方叫做以實各谷。)
25 過了四十天,他們窺探那地才回來,26 到了巴蘭曠野的加低斯,見摩西、亞倫,並以色列的全會眾,回報摩西、亞倫,並全會眾,又把那地的果子給他們看;27 又告訴摩西說:「我們到了你所打發我們去的那地,果然是流奶與蜜之地;這就是那地的果子。28 然而住那地的民強壯,城邑也堅固寬大,並且我們在那裏看見了亞衲族的人。29 亞瑪力人住在南地;赫人、耶布斯人、亞摩利人住在山地;迦南人住在海邊並約旦河旁。」
30 迦勒在摩西面前安撫百姓,說:「我們立刻上去得那地吧!我們足能得勝。」31 但那些和他同去的人說:「我們不能上去攻擊那民,因為他們比我們強壯。」32 探子中有人論到所窺探之地,向以色列人報惡信,說:「我們所窺探、經過之地是吞吃居民之地,我們在那裏所看見的人民都身量高大。33 我們在那裏看見亞衲族人,就是偉人;他們是偉人的後裔。據我們看,自己就如蚱蜢一樣;據他們看,我們也是如此。」
📖內容📖
大家好,歡迎收聽天天靈聽。今日的題目是「十二族長窺探迦南地」,經文在民數記13章1-33節。
在人生當中,有沒有遇過一種情況?就是每次你分享心裡面從神來的感動,定出目標的時候,身邊總有一類人會潑你冷水,斬釘截鐵地跟你說:「不行、不好、不可能!」讓你懷疑自己、懷疑人生。今天,我們一起來看一個熟悉的聖經故事——十二族長窺探迦南地。這不僅是歷史事件,更是對我們過信心生活的提醒。
當時,以色列人終於接近神所應許的迦南地,摩西按照神的吩咐,挑選十二個支派的首領,前往窺探這個地方的實況。他們的任務很明確,就是要看看這個應許之地是否如神所說的美好,是否適合作為以色列民新的家園。
四十天後,探子們帶回來了驚人的見證:葡萄大到需要兩個人用槓子抬回來!可見這地確實是流奶與蜜之地,充滿豐富的資源。然而,這次旅程帶回來的,不只有巨大的葡萄,還有兩種截然不同的態度。
‧信心與恐懼的對比
十二個探子分成了兩個面向來看,對於未來會有完全不同的看法。
迦勒與約書亞——充滿信心地說:「我們立刻上去得那地吧!我們足能得勝!」(民13:30)
其他十個探子——充滿恐懼地說:「那地的人比我們強壯,我們在自己眼中如同蚱蜢,他們看我們也是如此。」(民13:33)
這裡有一個關鍵點:所有探子看到的情況是一樣的,但是他們的解讀卻完全不同。同樣的環境,為什麼有些人看到的是機會,有些人看到的卻是危機?關鍵在於信心!信心不是自信,自信是建基於對自己能力的把握,是有限的;而信心是建基於神,會因為順服而生出勇氣!為了回應神,所以能夠作出勇敢的行動。
‧領袖也會軟弱
弟兄姐妹,要知道這十二個探子可不是普通人,而是各支派的領袖。或許我們會以為/會有一個錯覺,就是會認為領袖無論何時何地都一定充滿信心,面對艱難也是毫無懼怕,但是這段經文告訴我們,領袖也是人,也會因環境而動搖,也會有軟弱的時候。
十個探子的負面回應,直接影響了整個以色列民,使他們抱怨、害怕,甚至寧願回埃及當奴隸!這也提醒了我們,不論我們在哪個位置,無論在職場、家庭、教會,我們要知道,我們的表達、處事的態度都會影響到身邊的人。
‧我們的選擇:成為信心的傳遞者
我們來想想,在生活中是否有時候也像這十個探子一樣,習慣性地對挑戰說「不行、不可能、太難了」?
想像一下,當你的孩子說:「媽媽,我想試做看看。」你通常會說「加油!你可以的!」還是會回孩子說「這太難了,你還是別試了吧」?這兩個反應對孩子會產生截然不同的效果。又或者當你的小組長邀請你參與某個服事的時候,你會選擇迦勒的信心,還是十個探子的消極態度?
‧如何操練信心?
一、用信心回應挑戰,而不是用自信來作自然的反應。環境不一定會改變,但我們對神的信靠可以讓我們勇敢跨出一步,抓住經歷神、見證神的機會。
二、避免傳遞負面信息。我們的說話是帶有力量的,要成為鼓勵與信心的出口。
三、學習迦勒與約書亞的榜樣。不隨著環境起舞,要記住神在我們生命中的應許,專心跟隨神。
‧結語
今天,這十二個探子的故事提醒我們,挑戰與機會往往是並存的,關鍵在於我們如何選擇回應,如何解讀眼前所面對的處境。願我們無論在家庭、職場、教會裡面,都可以選擇成為信心的傳遞者。願神幫助我們,靠主剛強壯膽,進入祂為我們預備的豐盛之地!
接收天天靈聽🕊👂🏻(普通話+廣東話):
Whatsapp: http://daily.rcchk.org
Signal: http://dailys.rcchk.org
Podcast: http://podcasters.spotify.com/pod/show/rccdaily
其他查詢:
☎ 電話/Whatsapp/Signal:23807272
📧 電郵地址:[email protected]